2012年,欧债危机并未偃旗息鼓。随着“希腊会不会退出欧元区”再成焦点,_市场动荡,信心不稳,世界经济又一次面临逆流。身处_经济风云中的中国,需要防范应对欧债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也需要从中寻找机遇,引发思索。
消毒筐,
不锈钢消毒筐,
医用消毒筐市场又将如何?
2012年,欧债危机并未偃旗息鼓。随着“希腊会不会退出欧元区”再成焦点,市场动荡,信心不稳,世界经济又一次面临逆流。身处经济风云中的中国,需要防范应对欧债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也需要从中寻找机遇,引发思索。消毒筐,不锈钢消毒筐,医用消毒筐的市场又将何?
三大负面影响逐个数 在近两年欧债危机演进过程中,分析人士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贸易、金融和心理是欧债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三个主要渠道。“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而言,希腊问题可能出现的传染风险首先表现在贸易渠道上,主要还是欧洲整体对外需求变化造成的影响。”在花旗银行新兴市场_经济学家戴维·卢宾眼中,这种外需萎缩不能忽视。
具体而言,这一负面因素又包括三方面:欧洲因经济低迷出现的对外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造成的中国对欧出口困难,贸易融资下降对中欧贸易的不利影响。官方数据显示,欧盟目前是中国的出口市场,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但仍占较大比重。
根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数据,2010年~2011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从40%回落到7%。而据中金公司测算,如果欧债危机得到较好控制,2012年中国的实际出口增速将为8%,比前年略有下滑,综合进口变化因素后,外贸对经济增速的拖累为0.5个百分点,有利于实现经济软着陆;如果欧债形势失控,中国实际出口或出现负增长,相应的外贸变化可能使经济增速降低1个百分点。
此外,欧债问题如果恶化,其对美、日以及其他主要新兴市场经济的影响如何,会否间接影响中国对这些市场的出口,还需要密切观察。
在金融渠道上,如果希腊再次引爆欧债危机,欧洲银行业将在短期出现明显的资本金缺口,其海外资金回抽可能产生连带效应,造成银行业“紧缩”,亚洲乃至中国的外部融资环境将出现恶化。
根据清算银行的数据,截至2011年6月,欧洲银行机构在11个亚洲经济体(不包括日本)的资产为1.4万亿美元。
不过,有指出,由于资本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度有限,中国金融机构对欧债的直接敞口也不大,再考虑到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等因素,即便欧洲资本出现大规模回撤,总体也不会给中国带来严重冲击。
除了可能来自银行系统的风险外,欧债危机催生的资金风险偏好转移、避险情绪回潮等,也会传导至国内股市等。进入二季度以来,中国股市欲振还休,一个重要原因是欧债引发的海外市场跌势造成看空情绪传染。而这种市场悲观情绪可能进一步挫伤投资和消费信心,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从更宽泛的经济政策环境观察,由于持续的债务压力以及复苏乏力,包括欧元区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将延续财政紧缩、货币宽松的格局,会进入一个较长的低利率时期。这种状况对新兴市场、对中国的影响利弊兼有,需甄别防范。有观察人士提出,在形势逼迫下,欧洲央行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如果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推动热钱反复进出交易性的大宗商品及新兴市场风险资产领域,使各国的通胀管理和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格局调整下的趋利避害
利弊相生,危中含机。正如一些观察人士所言,对于中国而言,欧债危机“并不全是坏事”。
从对外投资角度看,欧债危机带来欧元资产的进一步贬值,将有利于有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海外“抄底”,以参与市场和技术竞争。近两年,中国企业并购欧洲企业的案例不断出现,比如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山东重工洽购意大利豪华游轮厂商法拉帝股权、电网参股葡萄牙能源网等。
从层面看,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倒逼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模式,进一步“向内”寻求增长动力。此外,未来如果欧洲重债国需要更多资金援助,中国可以考虑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参与,从而在经济治理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拓展空间。
从_货币体系的演化角度看,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欧元这一人类货币史上的重大创举将受到重创,再加上美元凭借储备货币地位“绑架”世界经济的内在矛盾,对一个“多_化”货币体系的需求更盛,人民币化的外部环境或将更为有利。
时至,欧债危机已持续近三年,虽然很多问题仍难有定论,但其形成变化的过程无疑为中国预判未来风险、思索长久发展之路提供了镜鉴。
有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权债务危机是欧洲过度福利化的一个结果。由于选举政治的影响,西方财政政策很大程度上成为福利化的工具,长期而言存在不审慎的缺陷。如何在财富积累和财富分配中寻求平衡,是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
另外,在债务危机形势逼人时,欧美当局短期内更多依仗于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提出更多挑战,连秉持盯住通胀立场的欧洲央行也不得不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等“托市”之举。以货币手段应对财政危机,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还是埋下新的危机种子,需要深入观察。
再例如,欧元这一统一货币而言,当初的设计被认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经济竞争力,但欧债危机反映出,在欧元发展历程中,为实现区内的福利趋同,经济效率和竞争力被部分牺牲。这种“事与愿违”,对于还在探索区域货币合作乃至勾画区域同一货币可能性的其他经济体而言,也是宝贵的参考。
浏览更多关于的内容